(30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并进行赋分平均操作发现,民众对“十一五”期间的民生改善建设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样本总量比率累计超过60%。在收入分配方面,“非常不满意”(13%)与“不满意”(18%)的比例累计超过三成,民众希望缩小贫富差距的诉求非常强烈。(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
材料二:推进民生建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概念来自工程学,是一个系统论的方法,要求从全局出发,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将这一概念引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意在强调对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要探究最根本原因,追根溯源,在最高的层次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11年各项的具体部署中,将收入分配改革放在首位。会议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读材料一,从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3分)
(2)请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人们对“十一五”期间收入分配满意
度不高的主要原因,(6分),并谈谈解决这一问题应如何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9分)
(3)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时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12分)
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资来自霍英东体育基金会。霍英东先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最大的传奇,莫过于他出身贫寒,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起步,最终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一代名富。这表明( )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B.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客观条件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D.矛盾的对立面与统一面相互转化
目前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材料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比尔·盖茨以他的实力,足以买下纽约,去做房地产老板。但他只关注自己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而不被市场中的暴利行业所诱惑。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不只是知道做什么,而且知道不做什么,知道应该放弃什么。这一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 )
①价值观对人生得失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得”与“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变不利条件作为有利条件 ④要根据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去规划和经营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你从肯定开始,
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表明( )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友展
有一高中学生到中国移动营业厅给手机充话费,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这位高中学生批评她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该营业员则回答:“我是为人民服务的,又不是为你服务的”。这个营业员的观点 ( )
A.是正确的,符合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B.是正确的,因为共性不能把个性的全部内容概括进去
C.是错误的,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D.是错误的,看不到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