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路边的西瓜只卖0.6元/斤,但是瓜农可以通过改变西瓜的种植和贮藏方式,“打好时间差”,创造出 “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等到冬天,就可以卖出5~8元/斤的高价。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的“打好时间差”的实质是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根据价值规律,改变供求关系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2.“物以稀为贵”往往表明市场是 市场,此时商品供求关系是 。
A.卖方市场 供不应求 B.买方市场 供过于求
C.买方市场 供不应求 D.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与1978年的57.5%相比,2000年为37.9%,到2009年则降低到37%,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居民消费阶段。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趋势表明,我国城镇居民
A.生活或必需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下降
B.家庭食品支出总额在大幅减少
C.已经进入了享受资料为主的消费层次
D.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B.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C.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D.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价格持续下降
对于许多中国人而言,汽车曾是身份的象征,“只在梦中想过”。但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消费大国,汽车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回答下列各题。
1.你觉得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B.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笔记本电脑的日益普及
2.下列哪些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与汽车是相似的
A.金银首饰 B.食盐 C.猪肉 D.大米
近年,网上悄然兴起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以年轻人为主要人群的“换客”时尚一族。“换客”崇尚“需求决定价值”的交换法则,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以此交换自己所需求的物品。既享受返璞归真“以物换物”的乐趣,又是一种物尽其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换客”的流行方式: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是一种勤俭节约、绿色消费行为 ④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人们把我国实施“菜蓝子”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菜蓝子”,必须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这表明
A.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B.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二者互相起决定作用
C.生产、交换、消费是再生产中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
D.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 364元 B. 400元 C. 520元 D. 7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