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诸多优点为我们所公认: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

材料: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诸多优点为我们所公认: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数百万倍。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最大的担忧在于,人为或极端环境因素有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为人类利用核能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风险和弊端。石油钻探过程中可能出现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矿难;利用太阳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待此次事故的正确的态度是以之为鉴,定期做好核电站的维护和检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潜在的危害。

材料 中国一直致力于救灾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减灾能力建设,在重大灾害中相互援助。日本地震中,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12分)

 

(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加强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原因。(12分)

 

 

(1)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对于任何事物我们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针对核能等各种能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其优点和缺点,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克服其缺点,化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2)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核能和其他能源他们之间相比较,都有区别于其它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结合他们自身的优缺点,具体分析,有选择和鉴别的加以利用。 (3)任何矛盾都包含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核能和其他能源,我们在认识或者评价时,要着重抓住它们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权衡利弊,形成对它们全面、完整、准确的认识。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懒又相互排除,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于核能危及环境、人类安全这个次要方面,我们一定严防死守,制定正确的措施,建立定期安检机制和应急机制。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参与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所以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面对人类灾难。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是主线,参与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利于受灾面国的经济稳定和复苏,符合当代两大主题。③中国政府加强国际合作与支援促进了人类共同发展,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④加强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利于合作机制的建成,有利于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援助,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构建和谐世界。(8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如何让人民生活幸福起来,成为2011年两会代 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幸福感”一词成了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会热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 全国两会开幕前四天,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幸福的标准是什么?”“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温总理将幸福归纳为“四心”,而此前一年他强调的是民众的“尊严”。 调查显示:房价调控、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等,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民生话题,这些都关乎人们的幸福。

 

材料三:全国人大常委吴晓灵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幸福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同阶段、不同时间的感受不同。政府不能决定幸福程度,但能够创造环境”。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满足。一个人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其所处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价值观念、教育程度、民主权利、参与机会、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幸福感是比较而来的。不同的人幸福感受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是得到了一种幸福,又期许更大的幸福。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70年代,是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三转一响”;80年代,最理想的目标是当上“万元户”;到了现在,人们不仅希望有房有车,而且要有尊严。

 

(1)请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三对幸福感的理解。(10分)

 

(2)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政府怎样做到为幸福创造环境? (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l 1.2%,到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而据日本内阁府2011年2月14日发布的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中国GDP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中国GDP超越日本,为“还富于民”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让民众收入跑赢CPI,分享GDP超越日本的发展实惠,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

(1)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谈谈你对“国强”与“民富”的关系的认识。(14分)

 

 

(2)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

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中美面临着许多共同课题和重要责任。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保持两国高层及各级别密切往来,发展互利双赢的合作局面。这表明

①合作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共同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会谈中,针对蒙哥马利“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的探询,毛主席回答:“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毛泽东主席主张“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的依据是

①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   

②各国均享有国际法赋予的管辖权和自卫权

③领土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它是很多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的30%,出口量占全球的90%。2010年,出于对环境、成本及稀土产业整体发展的考虑,我国依据世贸有关规则,减少稀土出口配额约30%。我国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享有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