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党中央高度重视《决定》的起草工作。历时近6个月的起草过程中,中央有关部门深入37个直辖市区、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企业、农村、高校和宣传文化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广泛地同各地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进行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8月,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文件稿起草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的生动实践。
材料二:《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总之要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以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1)结合材料一,分析《决定》起草民主过程的政治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重视科技自主创新?(12分)
图一:2010年8月—2011年9月我国CPI走势和2012我国CPI走势预测
图二: 2006-2011年第三季度GDP总量及增速和2012年GDP增速的预测
注:①对2012年预测数据来源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对第12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数百位经济学家、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②CPI反映了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总体价格,通常作为观察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把3%作为通胀警戒线。③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2011年开始中央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材料二: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和通胀压力并存。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以“扩内需、保增长”为主线增加4万亿投资,使2008、2009两年经济总量“保8”目标得以实现,但通胀隐患也就此埋下。2011年,随着物价的“涨”声一片,控物价成为调控重点。进入2012年,伴随着CPI逐渐回落,稳增长、调结构替代控物价,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中央指出,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调结构就是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但也有专家指出,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防通胀,还要调结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8分)
(2)用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既要稳增长,又要防通胀,还要调结构”的原因。(10分)
(3)材料二中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及调整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方法的?(12分)
漫画启示我们
A.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D.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这反映了
①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年对中国来讲是承前启后、极不平凡的一年。下列关于“2011中国”的评价中最能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是
A.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既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的喜悦,也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篇章
C.2011年前两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趋好,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D.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