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
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
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材料一: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材料二: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6分)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有关原理的?(8分)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于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12分)
据报道,为使困难群众摆脱贫困,某地不断创新思路,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因户制宜确定扶贫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实效。运用辩证的唯物论有关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因户制宜确定扶贫措施”?(4分)
(2)为什么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6分)
材料一:《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为“良知”即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材料三: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哲学的什么派别?(6分)
(2)简要评述材料一反映的观点.(4分)
(3)比较材料二、材料三反映观点的异同.(6分)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 B.①④ C,①②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