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我国某出口外向型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30元/件,在国际市场上,1美元=...

我国某出口外向型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30元/件,在国际市场上,1美元=7元人民币,按6美元/件的价格出售商品;一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10%,其他条件不变,为保持相同的利润水平和价格,该企业要将成本控制在

A.37.8元/件      B.34.2元/件         C.25.8元/件          D.20元/件

 

C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和企业利润的知识。汇率没有变化前,该企业的利润为42-30=12元人民币(6美元×7=42元人民币);当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10%,1美元=7×(1-10%)=6.3元人民币,此时商品的价格仍为6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6.3=37.8元,如果利润还是12元人民币的话,成本就是37.8-12=25.8元/件。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2分)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而备受关注。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注1:上图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构成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近几年,该省国民收入分配的资金更多流向了政府部门。

    表:  “十一五”前四年W省城乡居民α值对照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的经济信息。(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为解决材料一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8分)

材料二:W省针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差别带来的收入差别及农村和农民的需要,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由过去的补贴培训向免费培训转变,外出务工培训向就地就近转移培训转变,为城市和二、三产亚培养人才向为农村和农业培养人才转变,完成近200万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转移能力,激发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3)结合材料二分析W省如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8分)

   (4)W省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有人认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理应由政府来解决。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8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在应对1998年和2008年的亚洲、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代地方发行政府债券、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多方筹集资金。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筹措政府性债务资金558亿元用于灾后重建。截至2010年底,地方各级政府投入教育、医疗、科学文化、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民生方面的债务余额达13753.12亿元,投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工业等领域的债务余额达4016.02亿元,用于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59466.89亿元,占61.86%。这些债务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地方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1)结合材料一,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0分)

 

材料二:在各方对地方债充满争议之时,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破冰。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地方政府,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地区政府债券。现阶段,地方政府财力水平不一致,首批试点选择财政还款能力比较强、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地区。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尚未具备较完善的发债条件,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推广。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先试点再推广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10分)

 

 

查看答案

2011年中国迎来“人世”十周年。人世以来,我国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但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门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统一       B.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是客观现象与本质规律的统一

 

查看答案

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被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破窗理论”。这一理论包含的哲理有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价值判断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这说明      

①事物与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③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