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 “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五  “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某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并将9月22日定为首个“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

(1)请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五的认识。(11分)

(2)材料六  表中案例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措施,简要概括案例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9分)

案例

经济学道理

示例  发展低碳经济价格机制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市场自主调节,按商品的稀缺程度决定能源的价格

影响价格因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案例一  我国制定了“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等;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

案例一:

(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二  某颜料厂通过安装氨氮治理设备,每年可减少氨氮排放量1200多吨,有效解决了氧化铁行业的环境影响这一难题;将用水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对超计划或超定额取水的企业,实行超定额累进收费制度,实现了企业用水从“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的转变,有效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案例二:

(请勿在此处答题)

案例三  少用一个塑料袋,减排二氧化碳0.1克;5层以下用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时空调调高一度,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

案例三:

(请勿在此处答题)

 

 

(1)①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分)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无车日”期间,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规定,履行相关义务,同时也享受到了出行的便利。而材料中“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这一说法片面强调个人权利,忽视了应尽的义务。(4分) ③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绝大多数市民能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这就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体现。(4分) (2)案例一:资源配置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实现宏观调控。(3分) 案例二: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创新)、科学管理等途径发展低碳经济。(3分) 案例三:公民践行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3分) 【解析】(1)本题以“某市确定‘无车日’引发争议”为背景,考查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辨析题色彩,回答本题的前提是解答公民在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时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即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步确立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就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国家赋予并保护 公民权利,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第二步,辨析题目,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 冲突时,个人利益用人国家利益,因此题干中认为“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观点割 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错误的。 (2)本题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有关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公民的消费观念等知识,考查学生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相关经济学理论的能力。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在材料中找出关键词,案例一的关键词是“规划”与“法律”,案例二的关键词是“更新设备与制度促进”,案例三是“节能减排”。然后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的科技进步与加强管理、公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实现生态环境良好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制定和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是这一行动计划制定和实施中的两步:

①《行动计划》(草案)提交北京市人大审议批准  ②《行动计划》向市民发布征求意见。

(1)根据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决策的一般程序,把上述两个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上述《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程序,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12分)

材料二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指导原则。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对国务院编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规划纲要草案于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讨论,根据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做了38处修改。3月14日人大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高票获得通过。

(3)结合材料二,分析“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9分)

材料三  网上购物以其方便实惠成为一种时尚,但高中女生小曹最近在网上购物时却遭遇陷阱。她通过网上银行向某一网站支付920元钱购买一台复读机,拿到货物时却发现是劣质产品。当她打电话向工商局举报此事时,工作人员显得很不耐烦,匆匆回答说:“法律对这方面规定不具体,我们不管!”

(4)结合材料三,请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网络购物陷阱存在的原因(3分)及其解决办法。(6分)

 

 

查看答案

某国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进行了大选,A党及其盟党赢得了议院245个席位,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并由A党及其盟党共同执政组成联合政府。由此可见该国实行的是(  )

①总统制共和制  

②议会制共和制  

③两党制  

④多党制         

⑤单一制         

⑥复合制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查看答案

2010年12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刑法修正案。本次修订以重民生利益为主线,将一些严重损害到民生的犯罪情况,如醉驾、飙车、恶意欠薪、食品安全,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以加强刑法对民生的保护。可见(  )

A.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B.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我国立法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据     

D.依法打击犯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职责

 

查看答案

“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这是说为官者的道德水平,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这句名言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的借鉴意义是(  )

①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坚持集体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④要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人民网载文指出,近期,各级人代会即将陆续召开。不少市县乡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意,为人代会准备高质量的建议、议案。但也有些代表对此认识不足,行动不力,甘于做平庸代表。为此,作者提醒说,人大代表不能做“三手”代表,即开会见面握握手,听完报告拍拍手,离开会场摆摆手。作者的提醒是基于       (    )

A.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B.人民代表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人民代表依法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D.人民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