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一 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封建专制是中国政治无计可逃的唯一选项。辛亥 革命通过武装起义掀倒了皇帝的宝座,用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代替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   制制度。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张謇深刻地指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之姓之变革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辛亥革命与以往革命迥然不同”这一观点的理解。(8分)

材料二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如此慨叹辛亥革命:“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在亡国灭种的忧愤中,辛亥英烈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悲壮呐喊,高扬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团结和集聚了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复兴大业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思考,新时期我们应怎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2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始终把自己为   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党不仅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   史使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全国执政后,党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3)结合材料三,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把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的。(6分)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分)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前进。(2分) 中国以往的革命都没有彻底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封建朝代的更替只发生了阶段性、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新的社会制度并没有产生。(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用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代替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其与以往革命迥然不同之处。(2分)(材料分析的部分根据运用哲理分析材料的质量酌情赋分)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2分)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2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分)在新时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不结合材料,该题最多得8分)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3分,只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变革或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合的上层建筑,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分,材料分析的部分根据运用哲理分析材料的质量酌情赋分) 【解析】(1)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我们需要整合发展的观点。有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等。因为设问是比较“辛亥革命”与以往革命的不同,所以我们要从事物的性质角度去分析对比,需要结合具体的史实去比较。(2)本问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新时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许多学生审题不清,加上对课本该处知识记忆不准,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的占相当多的比例,得1-2分;有少数学生补充上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得4-8分;有极少数学生完全把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写上,故高分的较少。应对措施: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加强对课本生疏知识的滚动复习。(3)本题没有给定知识范围,首先导致学生判断失误,出现了用政治生活中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来回答的现象;由于题目中出现了“规律”一词,许多学生便把目光锁定在了“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等相关内容上。这两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考生在该问题上得零分。本题其实要求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是怎样做到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回答本问题首先需要确定社会发展规律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就行了。即使答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生也出现了很多表述错误,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相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相协调)”;或者只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说规律。从得分上看,0分的不在少数,能得上分的基本上在3分左右,能够得上5分的很少。应对措施: 审题能力非常关键,下一阶段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审题训练;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要加强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学生要记忆准确,记死记牢,不要模棱两可;做主观题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知识和材料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材料一 中国政府始终将减缓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努力使经济社会发   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减贫规划。

(1)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中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扶贫减贫工作?(12分)

材料二  2001—2010年,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达到2043.8亿元,年均增长11.9%。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和惠农政策措施,促进了贫困地区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国减贫事业发展。到2010年底,贫困地区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我国扶贫减贫政策和措施加以阐释。(14分)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一首名为《未选之路》的诗,诗中写道:两条路分散在树林里/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新闻战线开展此项活动是因为

①新闻作品属于意识范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新闻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创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闻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作风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把草拔个精光。这样一来,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也随之加大,最后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虽然会有害虫,但益虫、小鸟也来了,有了生物多样性,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就可以少用或不用,水果的口味也变得异常鲜美。这表明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只有尊重和服从规律,才能正确利用和改变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器”之用:无一技之长,而有万技之长;无一专之能,而有万专之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用、能用的,只有在用中才能显示其作用。上述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 

④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