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某校高一(3)班学生以“安徽省基层群众自治状况”为课题,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践调查收集到大量的材料。对以上研究小组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
A.研究基层群众自治状况是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
B.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耽误学习,与学生的责任相矛盾,不宜提倡
C.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有利于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D.中学生作为决策者,参与政治生活是主人翁意识增强的表现
网民在一些词前加上“被”字,如被自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用来表达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被××”现象的出现表明( )
①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②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③公民必须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④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今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
B.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C.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传统文盲”与“现代文盲”相对应: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出现这种现象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就会失去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根据现存实证,广东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存在于现实中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③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落后的文化
④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精粹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正是因为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由此可见 (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交流需要理解和尊重
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