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
A.全面继承与发展 |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著名诗人歌德说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这体现了 ( )
A.只要读书,就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
C.只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
D.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
(10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有俗语:“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徽商是一支贾儒结合型的商帮,其“贾而好儒”的特点使其推崇“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的商德,这种以儒道经商的良好商业道德至今仍是现代商业所推崇的准则之一,但徽商也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及“农本位”“官本位”“有商无工”等弊病。
材料二 时代造就了新徽商。在沉寂了一百多年之后,新徽商在继承徽商“诚信、好儒、重义”的优良传统基础上,一脉相承了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徽骆驼”精神,在新时代的经济领域里纵马驰骋,创造出了“奇瑞”“江淮”“海螺”“丰原”“洽洽”等知名民族品牌,又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登上了中国商界的舞台。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哪些知识?(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古代徽商的商业观念?(6分)
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苏霍姆
林斯基也说: “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
A.人的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
B.良好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的、不变的
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
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这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兼容并蓄 D.革故鼎新
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
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
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