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自从2010年11月23日朝韩双方在争议海域发生炮击事件后,朝韩半岛 局势...

材料:自从2010年11月23日朝韩双方在争议海域发生炮击事件后,朝韩半岛

局势紧张局势进一步升温。11月28日,美韩在黄海举行联合军演,美国派出乔治·华盛顿

号航空母舰参加军演。12月23日,韩国陆军和空军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朝鲜以其核威慑

力量作威胁,称已做好了开展“圣战”的准备。美国白宫22日警告朝鲜称,韩国军事演习

本来是“防御性的”,事先也充分地公之于众了,所以朝鲜没有理由对此作出回应。

西方专家认为,朝鲜的态度缓和,部分归功于中国。中国连日多次呼吁韩朝双方保持克制。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当前朝鲜半岛局势仍然高度复杂、敏感。我们呼吁

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多做有利于缓和局势,有利于维护半岛和平

稳定的事情。”白宫当地时间22日发表声明宣布,胡锦涛将于明年1月19日访问美国,奥

巴马当晚将举行国宴招待会。有分析认为,在此次“胡奥会”上,朝鲜半岛局势将超越其他

所有议题成为中美元首的会谈焦点。

(1)如何看待材料中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10分)

(2)以上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中的哪些原理?(6分)

 

 

(1)纷纭复杂的国际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 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联系材料)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利益追 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也不同。  材料中我国的态度和做法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 定了我们这一外交政策。中国力争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呼吁保持克制,体现了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10 分) (2)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中美之间的合作体现了求同存异是中美之间的主流; 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朝韩在争议海域的炮击事件,导致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升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性和积极性,中美各国对待朝鲜半岛问题的态度,体现了各国 不同的价值取向。(6分) 【解析】本题以朝韩双方在争议海域发生炮击事件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际关系、哲学知识 的理解。 (1)材料中复杂的国际关系我们可以从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等方面来回答。 (2)材料体现了哲学道理范围大,要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可以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 的性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

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

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

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

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材料二: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10年,国务院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于

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以上年增加930

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

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

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拟投入

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老大力的就业

能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

解决材料一中出项的问题。(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

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8分)

 

 (3)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观点,说明我国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必要性。(6分)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指出,由于人文与科技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学术界逐渐丧失了整体文化

观,加重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价值观念混淆等危机。这说明人文与科技两种文化应该

 ①相互联系   ②构成统一整体   ③互为条件   ④相互影响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

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

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认识世界具有能动作用 

    B.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D.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查看答案

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

没有句号”。这一要求体现了          (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