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3月5日至3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

2012年3月5日至3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由人民选出来的2987名代表齐聚首都,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力。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0分)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2分) (2)“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4分) (3)“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它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分) 【解析】本题以2012年3月5日至3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的理解。可以从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我国北方持续干旱,灾情较重。据测算,我国北方冬麦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至今年8月中旬受旱高峰时,全国受旱面积达到了1.91亿亩。其中,受灾严重的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25亿亩,其中重旱3840万亩,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区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根据所学政治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承担抗旱救灾职责的政治学依据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6分)

 

查看答案

法治本身的含义是指“法的统治”,即法居于国家与社会的统治地位。只有在政府的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的情况下,才意味着法治的真正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公民关系最密切、人数最多的部门。因此,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

谈谈我国政府依法行政有何意义?(8分)

 

查看答案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分别有哪些?(8分)

 

查看答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审议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任免权

B.监督权

C.决定权

D.立法权

 

查看答案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由人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