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未来。”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理论对社会和个人的进步起推动作用
B.实现人身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C. 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线索材料。这说明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电信、计算机和有线电视三大网络“三网融合”,在2010年至2012年为试点阶段,2013年至2015年为推广阶段。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文化和信息两个产业的融合必将产生“1+1>2”的效果。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和状态起决定作用
D.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求是》载文指出,近年来,假新闻日益猖獗。这些假新闻大言欺世,藏污纳垢,误导社会舆论,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干扰社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一大公害。回答问题。
1.假新闻成为顽症而屡禁不止,原因就在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者好大喜功,醉心于制造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求轰动效应和上级赏识,达到满足个人声誉、地位等各种欲望的目的。可见,制造假新闻的价值观属于 ( )
A.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辩证法 D.个人主义
2.假新闻误导社会舆论,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干扰社会的健康发展。这说明( )
A.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世界观决定价值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是 ( )
①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精神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