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

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记录的话,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丰收悖论"反映了

A.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形成买方市场

B.价格变动对生产有逆向的调节作用

C.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率与劳动收益成反比

D..总收入和总产量成正相关关系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供过于求。"丰收悖论"反映了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形成买方市场,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1分)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温总理说“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材料二  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政府不能决定幸福程度,但能够创造幸福环境。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此有人认为,当前增强广东人的幸福感最根本的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材料三  作为服务于“平安广东”和“幸福广东”的有力保障,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在全国率先提出2012年要组织开展以“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为内涵的“三打两建”、建设幸福广东的活动。 “三打两建”作为保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是确保广大企业加快发展、平稳度过当前经济难关,确保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保障。

1.结合材料一,用财政的作用说明政府部门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9分)

2.有人认为,当前增强广东人的幸福感最根本的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结合材料二,用经济知识评价此观点。(11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广东省政府为人们创造幸福环境的依据。(1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关注社会热点(21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新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污染物控制项目实现与国际标准“低轨”相接。我们知道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减少空气治理的经济压力,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需要企业和个人不断努力,控制PM2.5将不再是问题。

材料二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和国家就会有危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石头”,就是民意,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意是决定改革方向的基点,改革的需求来自民意,改革的方案征求民意,改革的实施纳入民意,改革的成效民意检验。

1.根据材料一,用企业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不断努力,控制PM2.5将不再是问题。(9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深化改革中更好地体现民意?(12分)

 

查看答案

中美亚太战略选择的分歧表现在,美国要建立“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中国

的亚太战略是构建“亚太人民的亚太”,共享成果是目标,共创发展是途径。这说明了

A.中美亚太战略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B.可以采取一切手段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C. 中美亚太战略有利于形成两个世界力量中心

D. 中国的亚太战略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查看答案

近段时间以来菲律宾渔民前往黄岩岛,不断挑衅我国南海权益,我国对待南

海问题的态度是

A.南海主权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和战略利益,不容侵犯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C.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家外交政策的宗旨

D.采取回避的措施维护国家的共同利益

 

查看答案

某市积极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进一步规

范,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这体现了

A.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B.政府以人为本,依法执政

C.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D.党积极贯彻为人民服务宗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