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C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规律。材料中的观点说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A、B、D的说法是错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小偷,被别人抓住后为自己辩解说:“偷盗的我是刚才的我,现在的我已不是刚才的我。”他的观点(   )

A.属于辩证法,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

B.属于唯物论,看到了运动的客观性

C.属于诡辩论,否定了静止的相对性

D.属于唯心论,夸大了意识的独立性

 

查看答案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   )

A.万事万物的总和

B.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C.从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D.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由及作用(12分)

2.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请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评析“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8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CDP 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 亿英镑; 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

材料二:《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它是一部全球化的电影。技术部分是美国人,特效部分是英国人,视觉部分是日本人,服装是中国香港人,演员是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还有英国有名的爆破特效团队拍战争戏,可谓是中国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多国部队’,而且影片50%是外语对白。

材料三:《文化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中国文化系列电视短片。央视与各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相关组织与机构合作,挖掘地方工艺美术、民风民俗、科学技术、人物典故等经典文化,在文化内容的表现手法上,抛弃传统的说教;充分发挥了电视技术制作的优势,采用高清格式拍摄并独具匠心地与动漫巧妙结合,虚实相间,相映成趣,深入浅出的解读中国文化,将一个个文化经典演绎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东方文明之美的风情画卷,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与社会的哪些道理?(6 分)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出谋划策。(10 分)

3.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对材料三进行简要分析。(10分)

4.运用规律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选择。(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