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居者有其屋”,房价关乎民生。下列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可能有效抑制房 价增长过快的...

“居者有其屋”,房价关乎民生。下列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可能有效抑制房

价增长过快的有

①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领域货币量增加→投资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大幅提高居民收入→居民购买力增强→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④查处囤地炒地→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抑制房价。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量,这样来抑制房价增长过快,还可以查处囤地炒地来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给来抑制房价增长过快,②④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统一停止征

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两费”停收后,每个个体工商户、私营业者每

年可节省支出约650元。这一做法

①表明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②表明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

③有利于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有利于工商部门强化市场监管执法,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分配制度的看法中,正确的有

①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④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1900元、5000元,结合下表,判断下

列选项错误的是: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指个人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3500元后余额)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

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查看答案

材料: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奇迹般的飞跃,对于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中国百姓来说,“勤劳”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慢奔波的脚步,通过休闲享受幸福的生活。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2012】国发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

该文件强调,大力发展贵州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黄果树、荔波、梵净山、雷公山等精品景区,培育“爽爽贵阳”、“梵天净土”、“水墨金州”、“凉都六盘水”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施红色旅游二期建设方案,加强以遵义会议纪念体系为重点的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蜡染、服饰、银饰、苗绣、漆器、紫袍玉带石雕等特色旅游商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1.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国发2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贵州旅游产业的正确性。(9分)

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给贵州一家旅游公司的负责人写一份企业发展建议书。(9分)

 

查看答案

表一:我国2002—2010年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城市居民

38.2

37.7

37.1

37.7

36.7

35.8

36.3

37.9

37.0

农村居民

47.7

46.2

45.6

47.2

45.5

43

43.1

43.7

43.0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表二:我国2002—2010年城乡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城市居民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11759

13786

15781

17175

农村居民

2366

2476

2622

2963

3255

3587

4140

4761

515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才能提高我国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