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 皮书指出...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

皮书指出: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

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

为伴、睦邻友好的方针,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双

边和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中国和平发展的

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

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

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12分)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了求和平、 谋发展、促合作的世界潮流。(2分)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2分)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所以要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开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6分。) 【解析】本题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的理解。可以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取得巨大历史成就的政治学依据。(14分)

 

查看答案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12分)

 

查看答案

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建设国家卫生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6000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性的建议被政府采纳。

1.你认为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4分)

2.某市广大市民纷纷向市政府建言献策有何现实意义?(8分)

 

查看答案

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方多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内外

同胞同声谴责日方非法行径,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本国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

和决心。国家之所以把维护自己的主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是因为

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只有主权国家才是国际社会的成员

④维护国家主权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决定作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自1990年到2011年,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多项,累计派出维和人

员上万人次。仅2009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就有20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五

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②维和行动有利于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

④维和行动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