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最初的形成时期 ②...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最初的形成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得到大发展 

③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宋朝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⑤隋唐时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⑥元朝时中国文化开始走向衰落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应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最初的形成时期。故错误。 ④应是汉代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故错误。 ⑥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开始走向衰落故。故错误。 排除①④⑥。本题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华文化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1)为什么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8分)

(2)“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是如何表现出来的?(5分)

(3)怎样才能使我们由“奴隶”变为“主人”?(5分)

 

查看答案

(17分)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6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8分)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  )

①传统习俗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索马里半岛及其以南的东非沿海一带,自古就是商业繁荣的地区,公元前后,该地就曾出现一批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8~9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东非。10世纪,非洲内陆班图人的迁徙浪潮波及东非。在这两大历史因素的交互影响下,索马里及东非沿海一带的文明进一步发展。诸商业城邦从内陆收购象牙、黄金输往海外,又从东方输入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转销内陆。考古学证明了中国瓷器的输入数量十分巨大,深深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②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④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指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

A.②③

B.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