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节日。至唐宋时期开始形成踏青、扫墓等风俗,成为...

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节日。至唐宋时期开始形成踏青、扫墓等风俗,成为民间重要的祭祖日。“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曾经简单粗暴地将扫墓、祭祖当成封建迷信活动加以禁止。改革开放以后,清明节又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或者扫墓、祭祖,寄托对祖先的哀思;或者踏青、植树,享受初春的美好时光;或者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这说明(  )

A.扫墓、祭祖属于封建迷信活动,应加以禁止

B.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对的,应积极提倡

C.把握正确的判别标准,是有效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依据

D.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 【解析】 试题分析:对待扫墓、祭祖这些传统活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扫墓、祭祖不属于封建迷信活动,应辩证看待。不能一律禁止。故A项错误。 B、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对的,但对题干意思没有全面把握。不全面。 C、是怎样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题干“这说明”的内容。 本题选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省镇江市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记者在山东农村采访时发现,开遍万村千乡的农村超市在为农民购买合格日用消费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从诸多方面改变了农民过春节的习俗。以前农民每到春节都要大量准备年货,但是现在,由于超市开进乡村,农村购物与城市一样方便,不少农民春节不再大量准备年货,只是略微备点,够几天吃用的就行。这说明(  )

A.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习俗能够与时俱进

C.传统习俗经常变化

D.传统习俗不可捉摸

 

查看答案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舞,如台湾高山族的杵舞、侗族的大歌、壮族的山歌等,各具特色。这表明,中华各民族文化(  )

A.具有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

B.是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决定因素

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D.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之瑰宝,都是中华民族之骄傲

 

查看答案

《湖北日报》曾载文指出,一个民族,疏离了历史,自然就无希望,舍弃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前进的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B.只有回归历史,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C.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D.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

 

查看答案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这是因为(  )

A.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B.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D.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