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是: ( ) A.意识具有...

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是: (   )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承认社会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条件

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的基础。故本题选D项。 B. 承认社会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承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基础。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指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条件指的是进行改造自然界时具有的客观物质条件。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物质性原理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

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出崭新诗篇。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7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山东馆的外形,体现“海岱交融”的自然与文化特色。外观以大海的浪涌为顶,以泰山为主视角,形成“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中,五岳之首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齐鲁青未了”的主题,也颇具齐鲁文化风味。

材料二: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1998

萄牙

里斯本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

德国

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

日本

爱知县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

西班牙

萨拉戈萨

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

中国

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1.(1)请你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9分)

2.(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回答,历届世博会主题的确立反映了哪些道理?(9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0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日本为18.5%,而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这个比例偏低。截至去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507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有关文化的内容单独成段,文化产业也随之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

材料三: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1.(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2.(2)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发展文化产业有何意义?(10分)

 

查看答案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性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④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

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