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5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愚人节”“圣诞节”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2分)
(2)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性?在当前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4分)
(3)对于传统文化,有人主张全盘否定,作为中学生你怎么看?(6分)
材料一:下图是几届奥运会会徽图
材料二: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主题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中,美国馆主题为“拥抱挑战”,俄罗斯馆主题为“新俄罗斯:城市与人”;英国馆主题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现象。(8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全会提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扩大文化消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全会决议的依据(10分)
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盛大开幕,可以说伦敦奥运会不仅是伦敦人民的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伦敦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
A. Welcome Home B. Share the spirit
C. Inspire a generation D. One World,One Dream
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该成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③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