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于2012年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1.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他认为其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 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C.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D.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2.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三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
是马粪,不能说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
根本没有必要认真。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
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会得出结论。这体现了 (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曾提出一个“鸡三足”论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鸡除了有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二足”外,还有另一只是名称和符号的“足”,所以对鸡来说共有“三”只“足”。公孙龙的论断 ( )
A.认同了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B.承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符号
C.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D.否认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舍弃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可见( )
A.正确认识事物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C.矛盾的同一性是以矛盾的对立为前提的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因此,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2012年3月,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马鹿洞人”。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目前正在进行确认。这说明 ( )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非诚勿扰2》捧红了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我在故我思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心外无物
“名医”郑某退休后,在其住宅内私自将多种中药、西药配置成治疗癫痫和肝病的药丸,并通过邮寄等形式销售药丸,非法经营数额高达人民币410多万元。从文化的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 ( )
A.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
B.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建设
C.必须引导公民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以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D.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