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镜头一:2005年4月28日晚,来大陆访问的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数十人到北京老...

镜头一:2005年4月28日晚,来大陆访问的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数十人到北京老舍茶馆品茶、听戏。茶馆红灯高挂,黑褐色八仙桌上摆放着黄白花纹的细瓷盖碗,身着长袍马褂和旗袍的服务员穿梭往来。服务员首先为连战等客人斟上了千元一斤的大佛龙井茶,后来又换上了浓香扑鼻的茉莉花茶。更吸引客人的是一组充满京腔京韵的演出,包括京剧、单弦、清宫礼仪、含灯大鼓、顶技、五音联弹等。整个晚上,两岸同胞共同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愫里。表演快结束时,连战主席欣然挥笔写下“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

镜头二:2005年5月9日上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赴老家湘潭县射埠镇巨鱼村祭祖。按照当地的习俗,此次祭祖仪式分为行祭祖礼;鸣炮;主祭人就位;向先祖三鞠躬;行上香礼;行祭祖礼,三祭酒、酌酒;主祭,主祭人向先祖三鞠躬;鸣炮及礼成等9道步骤。每到一处,宋楚瑜及家人均严格按照家乡风俗,任何一项程序也不敢怠慢。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在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历来有两种错误的态度: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请结合以上两组镜头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等特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积淀,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宗同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体现和强化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品茶、听戏、祭祖等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问题上,要坚决反对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的错误做法。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台湾人士回家后的行为作为背景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第一问:要求考生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明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一问既要求学生掌握其特点,又要把它与作用结合在一起,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等特征,传统文化对祖国统一的、民族团结的作用等等。第二问: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考点:传统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易》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孟子》中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我国古代的“忠孝”思想在历史上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思想?

 

查看答案

甲同学说,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我们必须全盘继承传统文化。乙同学说,传统文化是包袱,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应该全都摈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乙同学说得对,新时代要有新内容

B.甲同学说得对,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C.甲乙同学说得都对,我们无法去评判

D.甲乙同学的观点都不对,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查看答案

传统无处不在,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之中。今日中国的发展,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回答下题。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______等特点。

①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②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③不仅存在于历史,而且存在于现实之中

④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钳制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有共同的传统习俗②海峡两岸同根同种,血脉相通③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同④海峡两岸社会制度相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回答下题。

1.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韩国要与中国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对其理解正确的有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唯一表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

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

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