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之于子美,文之于韩退之,书之于颜鲁公,画之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这句话说明( )
A.中华文化止于唐代
B.隋唐时期,古代中国文化进入气势恢宏的全盛时代
C.隋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顶峰
D.隋唐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现代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 )
① 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②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 科技对各国影响的深度是一样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封建社会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只有立足于时代和民族的需要,并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继承,才是对优秀传统的真正继承。这说明( )
A.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优秀传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