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某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5.1%下降到2010年的35.7%,农村从62.3%下降到40.6%。这一变化说明该省( )
A.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 B.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
C.居民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正协调发展 D.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1)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3)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4)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 )
A.(1)(2) B.(2)(3) C.(3)(4) D.(1)(4)
改革的巨大成果之一就是: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在3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已经变成了事实。早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批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连梦也不敢做。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人民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国务院决定,2010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平均提高3分钱,同时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格。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 )
A.粮食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 B.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规模
C.我国的粮食生产供不应求 D.价格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
材料一 当前大学生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有所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3)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当前,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材料二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的同时,珠三角很多从事出口加工的企业,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用工荒”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待遇偏低,城市生活成本提高;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三是农民工创业环境逐步优化,部分农民工回乡创业;四是部分农民工,选择留在本地就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解决“两难”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