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2012年lO月11日,李克强副总理会见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李克强表示,...

材料一  2012年lO月11日,李克强副总理会见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李克强表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欧洲的绿色发展和扩大就业,双方是互有需求、互补双赢的关系。贸易保护是“死胡同”,协商合作才是共赢的大趋势。韦斯特韦勒表示德方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愿继续推动欧盟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欧中贸易争端。

材料二 2012年10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指控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在看似冠冕堂皇的指控背后,隐藏着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打着“威胁国家安全”的旗号,阻碍中国企业在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拓展,从而遏制中国崛起。对此,《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这一有碍中美经贸合作健康发展、背离事实、满纸偏执的报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膨胀,是杯弓蛇影的自我惊扰,同时也暴露了美国这个“法治至上”国家大搞“有罪推定”的丑态。

(1)联系材料一,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简述“贸易保护是‘死胡同”’观点的合理性。(6分)

(2)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应怎样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4分)

(3)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美众院的做法会对中美经贸合作关系产生影响,但中美经贸关系仍然会向前发展。请你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4分)

 

(1)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联系更见紧密。各国间加强贸易合作有利于优势互补,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各国生产力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贸易保护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必然会增加贸易摩擦,阻碍各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3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贸易保护与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是背道而驰的。(3分) (2) 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致力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 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避免或化解贸易争端(2分) (3)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国家间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相悖则会发生摩擦和冲突。(2分) 中美两国经贸间存在利益冲突,必然对两国经贸合作产生影响。但两国在经贸上有存在共同利益,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必然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谈“贸易保护是‘死胡同”’观点的合理性,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贸易保护,就是为了保护本民族的企业,而限制外来的竞争,这违法了市场经济开放性的特征,违背了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势必是阻碍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从政治的角度看,贸易保护不利于解决当今的时代主题。 (2)为了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我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同时要懂得利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来保护自己。 (3)有人认为,美众院的做法会对中美经贸合作关系产生影响,但中美经贸关系仍然会向前发展。对于这个观点要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中美存在共同利益,这是两国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两国的利益又有差别和对立,这是两国冲突的根源。 考点:本题考查了市场经济的特征,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根据统计预测,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规律

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面对全新的历史改革方位,改革者当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的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是因为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

②改革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只有通过不断解决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随着一部涉嫌诋毁伊斯兰教与先知默罕默德的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上映,多个国家的伊斯兰教教徒掀起“反美浪潮”,造成流血事件。此次伊斯兰民众反美浪潮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暴力之烈为历史少见。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反对宗教歧视

③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文化差异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雷锋精神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沉淀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而孕育出的一种充满利他主义的高尚道德情操。一位墨西哥学者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跨越了地域界限,它与其他国家提倡的“利他主义”或“博爱主义”在许多方面存在共通之处,应该属于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体现了:

①雷锋精神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