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

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6分)

材料二: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分)

材料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8分)

 

(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状况的反映,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2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个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分) ③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分)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2分)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1分) ③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 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 (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2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这一认识的深化。(2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2分) 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外文化交流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问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时,可以从政治经济决定文化、传统文化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等角度回答,第(2)问限定知识范围是文化创新的角度。怎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质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是哲学知识,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知识分析,注意不要忘了分析现实意义。重温这一论断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考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并且强调,各级党委要把生态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1)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各级党委应如何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6分)

材料二:2012年5月3~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书面致辞。胡锦涛强调,中美分别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将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宝贵贡献。奥巴马在致辞中说,美国坚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美中合作伙伴关系。胡锦涛最后表示,中美关系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让我们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原因。(8分)

材料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3)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7分)

 

查看答案

7月12日是“雅安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日”。六年前的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功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作为大熊猫的发现地,雅安一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救护方面作了诸多努力,并治理遗产保护区通道和山地灾害,为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市政府将每年7月12日确定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日,就是为了进一步唤起社会公众保护意识,引导公民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保护管理世界自然遗产广泛的社会基础。

结合所学辩证唯物论知识,辨析: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8分)

 

查看答案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 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 2年诺贝尔文学奖。据此回答题。

1.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法新社文章称,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关注中国动荡的20世纪,他的作品带有政治意义,有着黑色、愤世嫉俗的幽默感,作品背景包括辛亥革命、抗日和中国内部的斗争等。莫言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是《红高粱》,讲述了中国上世纪20~30年代东部乡下的故事,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这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三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根本没有必要认真。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会得出结论。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④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践决定认识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查看答案

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唐太宗的“君存百姓”再到谭嗣同的“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从认识论角度看,这说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