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税费负担重、用工成本高、融资成本高、原材料价格高、欧美国家经济低迷等因素使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从2011年9月起,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
材料一
2010年一家生物化学技术公司一年的税费账单(单位:万元)
所得税 |
增值税 |
营业税 |
流转税附加 |
印花税契税 |
社会保险费 |
原料检测费 |
200 |
300 |
50 |
35 |
15 |
330 |
2 |
注:该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前六项总和占公司税前利润的48%。
材料二
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纳税人和纳税额的影响
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
提高营业税起征点 |
||||||
受益个体工 商 户 |
占 原 征收户 |
减少税收 |
占 原 征收额 |
受益个体工 商 户 |
占 原 征收户 |
减少税收 |
占 原 征收额 |
443万户 |
54% |
171亿元 |
33.4% |
481万户 |
75% |
119亿元 |
18% |
注:表格数据以2010年为基期静态测算。去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增值税由按销售货物月销售额2000~5000元起征调整为5000~20000元;营业税由按月营业额1000~5000元起征调整为5000~20000元。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2)有人认为:只有相关政府部门放水养鱼,切实减轻税费负担,中小企业才能走出高成本困境。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8分)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于2011年11月3日在法国戛纳举行。本次峰会上“金砖国家”成为亮点,反映出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金砖国家”的崛起,有利于( )
①缓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将扭转发展这一当今世界的主题 ④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三公经费”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向社会公开。公开“三公经费” ( )
①是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②有利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③使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得到充分的推进
④要求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我国宗教界从2012年起每年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这说明( )
A.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
D.我国宗教界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
【点亮城市梦想】
公共租赁房是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以低于市场价出租、能长期稳定居住的保障性住房。在很多城市,公共租赁房超越了户籍的限制,覆盖到外来务工人员。
(1)有专家认为:“政府财政支持公共租赁房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8分)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促使农村生源涌向城市,加剧了城市教育资源的紧张,也使教育发展更加不均衡。
(2)请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政府应该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应对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12分)
【走出权益困境】
走在城市与农村边缘的农民工,面临着整体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合同不规范、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等处境。
(3)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法治的角度,谈谈党和政府应当怎样维护这一群体的发展权益。(10分)
【激发创造活力】
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介入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特点,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4)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10分)
材料一:在全球经济仍未摆脱金融危机困扰的当下,经济问题成为各国候选人最大的话题。他们往往通过鼓吹经济民族主义的方式争取选民的支持,占得选战的先机;也往往会通过打“经济牌”的办法,攻击现政府的经济政策。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受到的无理攻击和指责就会越多。
材料二: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频率加快。除了欧盟酝酿对我国无线通讯设备及光伏产业的调查之外,还有美国、巴西等国家针对我国出口摩托车轮胎、无缝钢管和卡客车专用轮胎等产品启动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印度近年来对我国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已经超过欧美,占同期所有WTO成员对我国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1/5。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所述事件的看法。(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