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民主、文明事业的贡献。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2)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来说,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仍然相对稚嫩,不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经济基础。 (3)落后的生产力决定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性质,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 (4)领导中国人民找到发展新道路和建立新制度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经过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过程为材料,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角度,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原因的认识。我们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学生可以结合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解答,但从根本上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申纪兰是迄今我国唯一的一位参加过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从25岁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到现在,申纪兰用她半生的时间,见证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1953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民主选举中,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25岁的申纪兰享受了当时只有县长才有的特殊待遇,骑着一头毛驴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山沟,带着父老乡亲们的殷切嘱托,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申纪兰和1211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乡亲们投下了神圣的一票,履行了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在她参加过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中,申纪兰印象最深、永生难忘的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农民代表,要一直为中国最大的群体——农民说话,要实实在在反映农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她曾经是山西一个“没有土,到处都是石头”的贫困山区农业合作社的生产队长。当她的姐妹们还为不幸的婚姻和沉重的家务而痛苦时,她提出了妇女应该和男人享有同样的工作权利和报酬。她的建议被采纳。新中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男女同工同酬。

(1)申纪兰印象最深、永生难忘的为什么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申纪兰的建议能够被采纳并写进新中国的《劳动法》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2011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57周年。57年的历史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十六个用血与火锻造的金色大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大地上!

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查看答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

C.新中国的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创建人民政权进行了不懈探索,其最初尝试是(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召开的上海市民代表会议

D.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召开的参议会

 

查看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述论断体现的观点是( )

A.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体现出来

B.政体决定国体,政体具有一定独立性

C.国体与政体是互为前提而存在的

D.政体巩固国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