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下面诗词中与《过沙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
A.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方出一山拦。
C.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很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贼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②事物的任何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质变是量变的基础 ④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量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2011年上半年,某市以8%的GDP增速位居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末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行有余力而不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该市提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列,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面对“十二五”开局之年,该市的科学发展在“调”和“转”上加大力度。围绕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交通拥堵、楼市虚高、大气污染等三大问题,该市坚决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大型钢企业退市三大策略。虽然这三大措施直接影响了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却大大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维护了楼市稳定,老百姓得到了“蓝天白云”。如果说“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调控是中央下发给各地的一张考卷的话,倒数第一恰恰是该市“行有余力而不为”的精心备考,是心甘情愿主动站位的结果。
联系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该市在GDP增速排名中甘愿倒数第一的依据。(12分)
下面表格中左半部分,是一位同学对“怎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的见解摘录。这些见解都蕴涵一定的哲学道理。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这些观点,并在表格右侧写出相应的哲学原理。(16分)
学习有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考试等环节,其中高质量的听课最为重要。课堂上认真听讲一分钟,胜过课下自学 10分钟。 |
① |
同样是做练习,方法不同收获也不同。提高作业的效益,应当在做习题时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同类题目的共性,做到触类旁通。 |
② |
情绪、精神状态很重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时常鼓励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对学习很必要。 |
③ |
学好知识,实验操作和社会实习很重要,通过这些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知识结构,学以至用。 |
④ |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摆在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已经确立的今天,人们对这一口号变成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一变化( )
A.否定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看到了文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C.使文化的功能得到强调和尊重 D.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