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1日,教育部社科委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2012年度工作会议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教育部已制定未来三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八项计划,将投资20亿元对八项计划实施予以支持。八项计划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计划、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体系建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资政服务计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广计划、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数字人文建设计划。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为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8分)
(2)有人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也是人人都有的学问。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6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力量”。这个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针对旱灾频发、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有关专家呼吁全社会“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这一呼吁的哲学依据是( )
A.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实践活动能力 B.改造客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C.要在改造主观世界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2012年8月,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好奇号”后来发回的类似远古河床的照片,证实了科学家们关于火星上的水流存在的假说。材料表明(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②世界的物质性不断地得到科学发展的证明
③宇宙探测的目的在于验证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强民更富”。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历程表明( )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
②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