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0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3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3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和理念发展为材料,让学生分析其中体现的实践决定认识的表现。首先要回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表现有哪些要点,其次要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概括、提炼信息说明体现了哪个表现。该题更重要的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要具体分析,可从基于什么状况提出、提出有什么作用、该理念的正确性怎么判断、理念提出的目的等角度分析各自体现的什么原理。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这是日方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日关系的又一严重事态,这不仅是罔顾历史事实,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在主权问题上,日本政府如果误判形势,只会给东亚的地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链接: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有关部门将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2012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2012年9月11日,央视在新闻联播后首次播出钓鱼岛天气预报。)

用辩证唯物论分析材料。(10分)

 

查看答案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2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6分)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大力发扬“越过千山万水”、“想过千方百计”、“说过千言万语”、“经过千难万险”、“吃过千辛万苦”的“五千精神”,是浙江经济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查看答案

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是“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查看答案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