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认为:“经济发展了,城市面貌改观了,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2分)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讨会中,某同学认为依托微博、视频网站、手机等移动互联新媒体发展起来的“微电影”清新朴实、“短小精悍”,但是良莠不分,冲击传统院线里的大电影,不利文化建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微电影”是一种“快餐文化”,不宜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③发展“微电影”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应倡导和引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制造了一批大众学术明星,也制造了新媒体时代的出版神话。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走红图书市场,也诱发了出版人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热情和想象空间。有人总结,“百家讲坛”的成功在于在市场运作中实现文化向大众的普及。这体现了( )
①文化产品借助大众传媒和市场运作广泛传播
②先进文化就是面向大众、反映大众的利益与呼声的文化
③规模化、产业化地生产文化产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④大众文化的盛行导致了文化品位的低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不正确理解是
A.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我们都应该继承发展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简单重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是力图通过这段历史让人思考不同人对待战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唤醒国人,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优秀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C.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严复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B.文化在传承中发展
C.文化是种社会精神力量 D.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