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②人的有目的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
③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图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几种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
①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④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听取民意一定要用心,正如“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但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一样。这说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对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能否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取决于人的立场
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
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 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
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 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在的动车组不一样了,它在靠车头带的同时,普遍采用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②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在旅游景点,许多游客对环境卫生不满,但有的抱怨、有的随波逐流。某景区的一块提示牌上写道:“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就不黑暗。”该牌子上的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C.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