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本部分共1小题,共14分) ...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本部分共1小题,共14分)

近年来,中国多地的持续的大雾天气使得“PM2.5”这一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民众口中的热词。某校高二(1)班的5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对PM2.5的成因、检测和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一同参与。

信息点击

2011年秋季对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多雾的季节---先后共发生15次较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过程。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无PM2.5的相关限值,这也造成了环境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老百姓主观感受不太吻合的现象。在公众对大雾天气的持续关注过程中,一个原本陌生的词汇PM2.5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成为网络热词。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简要说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

观点碰撞

同学甲:据我了解,一台PM2.5检测仪器大约要花费二三十万元,一年的运营维护成本近5万元,一个监测站常年运行下来成本很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的检测还有一定难度。

同学乙:但是在全国推广PM2.5的检测,也意味着大量检测仪器的上马,相关生产企业也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会,还是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检测工作。

(2)请你站在同学甲或同学乙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论证该观点。

参与行动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汽车尾气、工业生产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只是第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才是关键。

(3)请你提出两条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建议。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3分) (2)①同学甲立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PM2.5的检测要经过调查研究,充分考虑投入、成本等客观因素,反对唯意志论。(4分) ②同学乙的立场: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检测有很多有利条件,必须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4分) (3)例答: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出门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减少浪费;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每点2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论、唯物论等有关知识点,第(1)问:体现类试题,角度是认识论,考生根据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角度作答。第(2)问:考查的是唯物论,考生注意仔细审题,可以站在甲或者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甲角度考生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其观点的合理性,乙角度考生可以从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分析。第(3)问:考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出门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减少浪费;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角度作答均可。 考点:认识论、唯物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他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关系的?

 

查看答案

从“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飞行成功。天宫一号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夸父计划”拟定在2012年进行发射,2013年则计划独立开展火星探测,2020年还计划建立有人值守太空站。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会不断深入”。

 

查看答案

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A)与错误(B),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都是运动。

5.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6.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改变规律。

7.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能直接促进事物的发展。

8.意识、认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9.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0.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州八号”飞船与“天空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换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A.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积极的

B.人们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查看答案

地震、海啸等监测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灾害的快速反映能力,但目前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测。这说明 

A.地震发生没有规律可循

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C.人们的认识能力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D.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