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2012年12月15日-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2012年12月15日-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

(1)我国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哪些方面?(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10分)

 

(1):经济建设支出(2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支出(2分);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2分);社会保障支出(2分);债务支出(2分)。 :(2)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分)。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2分)。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2分)。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材料,第一问财政支出的用途,属课本基础知识的回答,按照课本内容准确回答即可。第二问,我国为什么要继续实施经济的财政政策,这一问的回答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要准确、全面把握。财政政策是我国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的所采取的措施,可从经济平稳运行的要求,经济的财政政策在什么情况下实施,有什么具体方法,目的是什么等方面具体展开回答。 考点:财政支出的用途、积极的财政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2009

8.6

8.2

13.2

5.2

2010

10.1

8.7

13.7

5.4

2011

11.7

9.2

14.2

5.7

 

注:2011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1)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6分)

(2)居民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哪些影响?(8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就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的建议(至少三条)。(6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时候,人们登高远望,总难免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有人在谈及父母时总是心生愧意:  “不仅长年不回家,甚至连电话也很少”。孝心的淡漠、孝行的亏欠,留下不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有的国家通过“母亲节”、  “父亲节”等活动,让父母子女间多些交流,积极推广孝道伦理。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广传统文化中孝道伦理的积极作用。(10分)

(2)请就青年学生更好地弘扬孝道伦理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查看答案

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其运动轨迹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12分)

 

查看答案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 年12 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 5 亿,占网民总数的48. 7%,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对此有网民认为:微博是健康的现代沟通渠道。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网民的观点。(8分)

 

查看答案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

材料一:“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1)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哲学依据并运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美丽中国”提出的意义(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哲学常识谈谈怎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1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