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环保投入情况统计表
注: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当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GDP的1%~20%,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目前,我国环境损失占中国GDP的比重达到5%至6%。
材料二 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 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据此说明我国加大环保投入的经济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1 2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一说法的根据在于
①国家梦、民族梦,与每个国民的人生梦想融为一体
②“中国梦”的整体实现,将为“我的梦”提供实现的基础
③“我的梦”的生发与实现,将共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④“我的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①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②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③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④旧事物因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自取灭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一位社会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他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他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经过调研后,他得出结论:一样东西如果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一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的护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内涵相近的是
①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②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③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画孰最难”的命题出自《韩非子》,结论是“犬马最难”,而“鬼魅最易”。画鬼魅最易是因为
①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们的能动创作空间
②鬼魅不像犬马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鬼魅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鬼魅是虚幻的,只存在于人的灵魂深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②③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