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历程

时      间

内    容   与     定     位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007年党的十七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012年党的十八大

首次提出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途径

材料二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归纳出四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24个字的提炼是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外域文明的基础上完成的,它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12分)

(2)有人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但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评析上述观点。(8分)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社会问题。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以“弘扬诚信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三条倡议。(6分)

 

(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核心价值观形成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外域文明紧密相关。(3分)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和变化发展的过程(3分)。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互联结,核心价值观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分)④辨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和以往探索既批判继承又推陈出新,对外域文明借鉴而不照搬。(3分)﹙注:考生如果用对立统一、矛盾特殊性知识回答并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若考生只正确例举哲理,不结合材料准确阐释,每一要点得1分)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能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提高民族凝聚力。(2分)这句话有合理之处。(1分)②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丰富多彩(1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能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正确方向,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3分)这句话也存在不足之处。(1分) (3)①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传统美德,并为其注入时代内涵;②经常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③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④教育青年学生脚踏实地,诚信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每点2分,考生任答3点即可得6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要明确原理的范围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选择合适的原理进行分析。核心价值观是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外域文明的基础上完成的,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从06年到12年,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和变化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理;核心价值体系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外域文明,做到了批判的继承,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2)对题目中的观点要辩证的认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但认为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是错误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利于保证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方向。(3)倡议要围绕“弘扬诚信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这个主题,抓住如何促进诚信、社会文明的发展,可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付诸实践等角度回答。 考点: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海洋生产总值﹙万亿元人民币﹚

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

海洋生产总值占沿海地区GDP比重

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

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

2005

1.77

9.6%

15.3%

13.5%

11.2%

2010

3.84

9.9%

16.1%

——以上数据来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材料二   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35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万人。

材料三    我国是传统的陆权国家,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对海洋问题长期缺乏足够的重视,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海上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其中尤以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为甚。当前,钓鱼岛主权是我国维权任务的重中之重,考验着我国的智慧和实力,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将对黄海、南海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意义。(14分)

(2)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位西方记者提问:中国政府一直宣称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为什么不承诺在钓鱼岛和南海争端中放弃使用武力?假设你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你该如何回答并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理由。(12分)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每次主题不同,但共同趋势是机构规模不断精简,数目减少。从最初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需要,到后来关注民生、构建服务型政府,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题与国家发展的足迹高度吻合。之所以要不断推动国务院机构改革创新是因为:

①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③创新可以为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便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观察右边图漫画——《定位:主观与客观》, 你认为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C.应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查看答案

继去年“神八”与“天宫”对接后,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完成自动交会和航天员手动控制两次对接。系列对接为中国探索外空,建成空间站,进行太空观察、数据采集和实验研究,拓展对太空的认识,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这说明

①科学实验工具能延伸人类的肢体功能,促进认识发展

②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相互制约

③实践的发展要不断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过程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南宋蒋捷的这首《虞美人》,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地点,听雨时的不同心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人的心情总是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②人生在其不同阶段面对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③人生经历等主体因素会影响听雨时的心情

④人生难免有挫折,事物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