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张千帆等30位专家学者联名向国务院、教育部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教育部门递交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建议方案》,对随迁子女的认定条件、父母条件、政策落实时间等方面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
A.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社会”微博已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方式,很多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开始通过微博搭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A.是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B.开辟了公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有效途径
C.有利于公民通过多种民主形式和渠道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
D.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有人出于恶作剧或为提高个人网上点击率等目的,编造谣言,造成了不良影响,触犯了法律。公安机关依法对相关造谣人员进行治安处罚。这表明
①公民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是不自由的
②公民的自由总是在法律规范内的自由
③公民是现实社会的权利主体,但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④公民有使用网络的权利,也有遵守网络诚信的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享有充分的人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991年,我国发表第一份《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1998年,我国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4年,我国宪法修订,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以上是我国追求人权进步的缩影,这充分证明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完善和发展
④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近代西方学者卢梭认为,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共同意志;法律就是“公意”,君主不能高于法律;人民有权废除对自己不利的契约。卢梭的上述观点
①看到了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性
③承认不同性质的国家,人民的地位是不同的
④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0分)“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回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消费”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多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刻不容缓。为此,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查餐桌浪费。近来,民间也掀起了一场拒绝“剩宴”的“‘光盘’行动”,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0分)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做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从《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8分)
材料三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示。(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