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美拼音文字主要靠听觉分析不同,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主要靠视觉会意,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东西方两种文化思维的不同走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借助汉字的丰富意蕴与读者的视觉会意,时间的逝去,空间的转换,景物的变化,心事的喟叹,尽在寥寥16字之中。与诗经同一时期的希腊史诗则多为鸿篇巨制。这说明
①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影响文化发展与传承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风险”一词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股票投资的风险源于
①股票交易次数的不确定性 ②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
③股东人数的不确定性 ④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据报道:不少国人跑到国外采购洋品牌,主要原因是比国内便宜。洋品牌在我国的售价偏高与众多因素有关,与我国相关的因素有
①通货膨胀率高,人民币升值快
②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③进口商品须交纳的关税普遍较高
④物流成本较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W市某餐厅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免费打包等服务,并鼓励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该餐厅的做法
①根本目的在于引领消费行为,促进绿色消费
②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③凸显了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④鼓励消费者坚持量入为出的消费原则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4分)材料一 我国近5年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比例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城镇化率(%) |
45.68 |
46.59 |
49.7 |
51.27 |
52.57 |
注: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未来中国三十年内中国的城镇化率目标是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推动城镇化发展,必须要突破制约存在于城乡的二元管理体制;城镇化包括统筹新农村建设,会涌现出一批农村新型实用科技人才;城镇化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家投入的资金是八万亿以上,这些资金用于建房子,建工厂,建港口,建机场,建高速公路,建地铁,城市道路改造,建城际铁路,新农村建设等等;城镇化过程中,这些转移的人口需要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城镇化还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与问题?(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推动城镇化建设对我国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的意义?(12分)
(13分)表格一 2007年至2011年我国相关统计数据
年份
内容 |
国内生产总值 (万亿元) |
城乡居民收入(元) |
城乡居民消费(元) |
恩格尔系数(%) |
|||
城市居民收入 |
农村居民收入 |
城市居民消费 |
农村居民消费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
2007 |
26.58 |
13785.8 |
4140.4 |
12130 |
3347 |
36.3 |
43.1 |
2008 |
31.40 |
15780.8 |
4706.6 |
13653 |
3901 |
37.9 |
43.7 |
2009 |
34.09 |
17174.7 |
5153.2 |
14904 |
4163 |
36.5 |
41.0 |
2010 |
40.15 |
19109.4 |
5959.0 |
16546 |
4700 |
35.7 |
41.1 |
2011 |
47.28 |
21809.8 |
6977.3 |
18750 |
5633 |
36.3 |
40.4 |
材料二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行,消费升级将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但从消费市场来看,城市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意向及增长点来看,城市居民家庭中耐用消费品虽已逐渐饱和,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也逐渐趋弱;消费环境让人不安,没有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会给消费信心带来严重打击;量入为出,勤俭节约是城乡居民素来的习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率一直在46%左右;CPI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些年份对人们的消费制约非常明显;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此外,证券投资市场持续低迷也让一些中高收入者财富缩水,收入预期下降,导致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
(1)描述图表一所呈现的经济现象及其问题。(3分)
(2)结合表格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应怎样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