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C.深入群众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D.主观与客观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
材料一 2013年9月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频道)联合主办的“金牛奖”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正式拉开了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的序幕。本届艺术节以“中国梦·农民梦”为主题,最大的亮点是坚守质朴的乡土本色、坚持让农民唱主角,将在10余天的时间里陆续举办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小康电视工程颁奖晚会、魅力新农村颁奖晚会等多项活动。此次艺术节向农民传递美,传递正能量,让农民提高了对“中国梦”的认识,以更高的热情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梦。
材料二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实现梦想的奋斗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史。“土尔扈特东归”、“昭君出塞”、“大禹治水”、“凿壁偷光”……一个个圆梦故事,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简述开展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的意义。(8分)
(2)依据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中国梦”。(12分)
在我国,有很多具有丰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于如何存续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高二(1)班的政治课堂非常括跃,同学们纷纷亮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收集了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
甲:我们在存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时,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如,崇尚正直、珍爱生命、团结互助、自力更生,这是端午佳节赋予我们的新感悟。
乙: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要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实现存续和弘扬。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要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失掉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谈谈甲、乙观点的正确性。(9分)
2013年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健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大幅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支出为493.84亿元,增长18.7%,逐步解决文化事业费用支出比重过低的问题,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这些财政支出将优先用于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国家重点文物和大遗址保护力度,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从文化生活角度,论述财政支持上述文化建设项目的意义。(9分)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