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就业情况的哪些信息?请进行简单的原因分析。(6分)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0日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述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就业是每个政府都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
(2)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哪些措施能够促进就业?(6分)
“明于观人,暗于观己,此天下之公患也。见秋毫之末者,不能自见其睫;举千斤之重者,不能自举其身。”宋代思想家吕祖谦就已经认识到,“暗于观己”是一种公患。而要做到“明于观己”
A.就必须完全否定过去的自己
B.既不能简单肯定自己,也不要简单否定自己
C.就是要找出自己的缺点
D.就是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一项典型的制度创新,它体现了在投资领域“非禁即入”的原则,即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这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D.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我近在咫尺,却在各自把玩着手机、平板电脑,和远在天边的人聊着QQ,甚至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A.正视手机、电脑控制社会的事实 B.适度使用,促进事物性质的转化
C.对数码产品坚持“扬弃”的态度 D.远离数码产品,坚决不用
大约四到六百万年前,人类与黑猩猩从进化树上分支开来。科学家们认为,基因调控序列的突变,在这一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材料主要表明
A.事物总是通过突变实现飞跃的 B.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的发生
C.事物经过量变才能导致质变的发生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