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节过后,南方一些企业招工难,工人工资大幅上调,企业用工成本增加。面对这种状况,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
A.依靠科技,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B.扩大规模,加大投入,提高规模效益
C.适当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
D.降低质量标准,压缩生产成本
2013年国庆长假后,人民网开展了主题为“今年你拿到加班费了吗”的调查。在回答“如果没有领到加班费你敢不敢告单位”这一问题时,71%的网友选择“不敢”,还有16%的人选择“不和单位计较”。在回答“通过什么渠道解决”时,35%的人选择“消极怠工”,选择“没多少钱,算了”和“无所谓”的各占15%,20%的网友选择“找有关部门或领导反映。”调查结果说明
①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②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③劳动者应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④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的雾霾天让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即PM2.5走进公众视野,环保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群众主观感受存在差异,民众将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高涨,推动了环保部门态度的巨大转变:从“监测时机不成熟”的推诿、到删除南京气象公布数据的慌乱、再到如今直面问题采取行动:将PM2.5纳入空气环境质量新国标提前实施,公布监测PM2.5时间表和PM2.5监测数据,把PM2.5防治提上“十二五”规划日程。这种巨大转变背后是社会公众的积极行动,是公民意识逐步觉醒后人们对自身健康权和知情权的主动维护。从淘宝网日销数万口罩,到价值2.5万便携式测量仪热销的“我为祖国测空气行动”和“空气质量指数”三次公开征集意见时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公众的环保意识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介入”。从民间呼声到国家发力,民众和政府的互动,有效推进了“民主环保”的制度建设。
(1)结合上述材料,从公民角度说明“民意”是怎样促进我国“民主环保”制度建设的。(6分)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用经济生活第十课的知识回答: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有何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有哪些?(8分)
某校高三(1)班同学为迎接第31个“民族团结月”召开主题班会,盼盼同学认为“维护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维护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盼盼同学的观点。(6分)
(2)班上要出一期“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板报,请你就如何促进民族团结写出宣传稿提纲。(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2012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
注:2008年以来,受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投资贡献率平均约23%,消费贡献率约75%。
材料二: 除了扩大内需,有专家预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济学家估算,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能带动居民消费总额增加1200亿元。但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突出的是在城市打工生活的农民工不能实现市民化,享受不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生活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因此必须要创新社会管理,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关系社会公平正义。
(1)请概括表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8分)
材料一:由于产能过剩,缺乏资金和自主品牌支撑,缺乏系统的政策设计,最突出的是没有凸显对国内市场需求开发的影响,我国众多光伏企业不得不重复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抢订单、压成本、打贸易战的竞争方式,光伏产业也从几年前的如日中天、利润丰厚沦落到如今的跌落谷底、全行业亏损的境地,我国整个光伏产业正在遭遇寒冬。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在光伏产业跌入低谷的这个冬天,利好政策带来了阵阵暖意,带来了企业在迷茫中走出困境的希望。
(1)结合材料一应用经济生活中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简析我国其它产业如何避免出现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寒冬的现象?(6分)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帮助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寒冬?(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