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总量

519322

24565

7917

比上年增幅

7.8%

9.6%

10.75%

注:①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②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因。(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4分)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是:①2012年我国GDP、城镇居民人居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3)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整体消费水平,推动经济发展。(2分)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分);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加大问题,有利于促使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2分)④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3)①社会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在实现的(4分)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分)④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因此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生在解读材料信息时,要做到三读:首先是读表头,把握主旨;其次是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最后读小注,作出必要适度的补充。具体到本题,考生可以得出本题图表反映两个问题。首先是2012年我国GDP、城镇居民人居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差距是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其次是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可以首先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说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有利于增加收入,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可以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此举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升;再次可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的知识角度分析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最后我们可以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说明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 (3)考生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设问的指向是“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考生回答时,可以首先说明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其次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并说明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实现;再次可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最后,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说明,虽然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但是生产关系中依然存在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上层建筑依然存在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深化改革。 考点:本题考查了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改革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201397,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12分)

 

查看答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虽然我们没有作者特定的亡国之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李煜的《虞美人》,因为每个人也可以把自己的忧愁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从哲学上看,材料表明人们能够欣赏特定背景下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原因是

①认识的过程是无限变化的                        ②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③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照镜子”既是关键步骤,也是重要方法,必须有“素颜”照镜子的勇气和照好镜子的决心。“素颜”照镜子体现了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查看答案

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评论家看来是一种“分裂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改革”的错误相同的是

①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②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④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