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十八届三中会会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十八届三中会会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某校高二同学围绕城镇化问题展开讨论,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同学小王:在过去的十年,中国每天消失几十个村庄!粗放的城市发展,拆除的不仅是村落或成片的老房屋,更拆掉了祖先延续下来的民俗和邻里文化,拆掉了人们对乡土的情感。每个城镇和村庄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规划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展示各地特色,不宜千篇一律。

1)小王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4分)

同学小李:推动城镇化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有些地方发展思路“迷失”,城镇建设没有融入自然,结果居民望不见山、看不见水、淡忘了“乡愁”。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不为“乡愁”犯愁。

2)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分析小李观点的合理性。(4分)

听了小王和小李的发言,就如何才能让人们不为“乡愁”犯愁,同学们众说纷纭。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请你向党和政府分别提出一条具体建议。(4分)

 

(1)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村庄的消失是因为人们人为地割裂历史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的结果。(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城镇化过程中,忽视了各个城市的特点,不顾城市与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导致了乡村的消失。(2分) (2)①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分)②城镇化过程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样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3分) (3)①党,科学执政,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规律,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2分)②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生态环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仔细阅读材料,从中找出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然后用所学哲学观点分析即可。人们割裂历史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使村庄消失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城镇化过程中,忽视了各个城市的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本题为辨析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回答本题,要分析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并加以分析,同时要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材料中观点看到了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看到了城镇化过程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本题难度不大。 (3)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向党和政府分别提出一条具体建议。本题较为简单,考生只要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即可,要注意建议的可行性,切不可不切实际,提出一些空洞的理论。另外要注意分别从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建议。考生可以从党的执政方式和政府的职能方面提出建议。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执政方式和政府职能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如何更好地为世界文明作贡献成为新课题。2012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释“中国梦”概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催人奋进的能量,也为世界文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某种意义上,“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也必将为全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材料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4分)

2)材料二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6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突出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物价稳定,为推进改革和调整结构创造良好环境……”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信息。(3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保持物价稳定的民生意义。(5分)

 

查看答案

黑格尔的“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都说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查看答案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诡辩论的观点。

 

查看答案

“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