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913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以房养老”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政策的一项举措。“以房养老”,就是将房屋及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定期获取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最后房及产权归金融机构。“以房养老”是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场行业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不可能替代“基本养老”。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问题,政府是保障基本养老的主导力量,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给民众的承诺和责任。

l)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认识。(8分)

2)民政部门拟制定“以房养老”的具体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搭建良性互动的桥梁? ( 6 分)

材料二  2013118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不能否定”进行阐释: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这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有重要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阐释的现实意义。(12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强化基本养老的责任,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8分) (2)政府应依法审慎行使权力,集中民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公民应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政治(民主决策),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决策过程;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公民应遵循法律法规,有序参与。(6分) (3)①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改革开放前和后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进行有益的探索。(3分) ②发展是永恒的,坚持发展的观点。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3分)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改革开放前和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分)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革命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创新性地回顾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作答认识类题目一般主要从三个方面组织答案,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而本问要求谈谈“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认识,已经很明确告诉我们是什么,因此在回答时主要从为什么角度组织答案,可以从国家性质,政府宗旨、基本原则和基本职能,以及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等角度分析。 (2)作答本问时注意题中涉及到两个角度,一是政府,二是公民,因此在组织答案时要分别从这两个不同角度去分析。从政府角度,政府应依法审慎行使权力,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政府应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从公民角度,公民应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同时公民应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3)唯物辩证法包含的知识点较多,因此在回答此问时要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改革前和改革后两个时期,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和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等。 考点:本题考查政府的相关知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今“引进来、走出去”的巨大潮流中,追求中国自主品牌是时代发展的选择。中国是经济大国,但却是品牌小国,在2013年美国商业周刊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排行榜中,我国内地1个品牌也没有入选。我国现有品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垄断地位的存在而获得的,并非完全靠精心的经营管理所赢得。基于此,全社会亟需加强品牌意识,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都要重视品牌和品碑牌效应。

材料二  M 公司是中国一家著名通讯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该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达30亿元,其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700多个品种的产品,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坚待“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60%以上,覆盖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 的人口。

1)联系材料,说明培育和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意义以及M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的启示。(16分)

材料三  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2013111617日,第七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举行。来自中、美、澳、法、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就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如何跨越国别、语言鸿沟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观点一:文化是有边界的,成长于不同文化场域的人相遇,可能由于民族文化、宗教、观念、语言等因素产生交流阵碍、冲突。

观点二:只有立足于本国地方性的跨文化经验,形成对自身问题的理解、理论的提升,才可以与世界的不同文化时话。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就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发表你的观点。(10 分)

 

查看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尚书》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天听自我民听”论述。《周易》中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这种“民意”即“天意”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包含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强调了天与人的对立统一        ④肯定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A. 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① 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② 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到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③ 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④ 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认识截然不同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里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说明

①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终极性

③ 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建设规律,坚持科学执政

④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39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① 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② 生态环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③ 良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④ 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A. 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