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2014年1月6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在合肥召开,会上指出,全省美...

28分2014年1月6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在合肥召开,会上指出,全省美好乡村中心村布点规划已编制完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驱动美好乡村

    科技创新是驱动美好乡村建设的支撑。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以生态宜居、兴业富民为目标,作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土地流转,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在科技驱动下,美好乡村建设将成为城乡联动的载体、生态文明的窗口。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现实经济意义。8分

保护传统村落

    安徽城乡建设一体化、城镇化加快了安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安徽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安徽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正慢慢被人遗忘,江南玉米之乡的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凝聚着安徽人勤劳勇敢、敢为人先的安徽精神,是安徽人精神坐标,也是维系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纽带。安徽各地在中心村建设上规划上注重传统村落保护,彰显多样的乡村自然文化特色。

2结合材料说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享受美好乡村

    美好安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安徽美,还要不断提升安徽人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安徽人是如何享受美好乡村提升审美素养的?8分

 

(1)①有利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素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2分)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土地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2分)③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④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分) (2)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传统村落可认识安徽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分)②保护传统村落对于展现中华民族多样的历史文化成就具有重要作用,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作用。(3分)③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3分)④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文化强国。(3分) (3)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人们的审美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分)②辩证否定观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立足社会生活,对传统审美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抵制庸俗情趣,积累起深厚的审美文化底蕴,提升审美素养(3分)③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做好量变的准备,促成质的飞跃。 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逐渐增强审美判断,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3分)(学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美好乡村建设的现实经济意义。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考查的知识面较广,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政府所采取的各项举措,从中找出关键词语以确定答题的突破点。题中材料“安徽省委省政府以生态宜居、兴业富民为目标,作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启示学生可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启示学生可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土地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方面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土地流转”,启示学生可从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去分析说明;另外,学生还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等角度去从加以总结。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活依据。本题也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学生必须通过分析材料及设问获取答题的相关信息。中国传统村落中蕴含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题中材料“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安徽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正慢慢被人遗忘”,启示学生可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等方面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凝聚着安徽人勤劳勇敢、敢为人先的安徽精神,是安徽人精神坐标,也是维系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纽带”,启示学生可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去分析说明;另外,学生还可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方面去分析说明。 (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安徽人是如何享受美好乡村提升审美素养的。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辩证唯物主义包括的具体知识点,既包括辩证唯物论,也包括唯物辩证法,还有认识论学生都要考虑到;其次需要学生分析材料中关于安徽人享受美好乡村、提升审美素养的表述,从中找出关键性语句已明确答题的方向。题中材料“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题中材料“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启示学生可从辩证否定观的特点及实质等方面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启示学生可从重视量的积累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分配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化的特征、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民族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与“没有买卖, 就没有杀害”的哲学寓意不一致的是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C.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有时真的搞不清楚》告诉我们

满分5 manfen5.com   

①虽然结论不同,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有些意识由于缺乏客观依据,确实说不清楚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女汉子”原为外文用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现在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②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③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④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29日 ,习近平在法讲话中指出,中法两国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中法梦属于中法,也属于世界。这表明     

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②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