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颁发4G牌照,这必将深刻影响中国手机用户的消费模...

2013124日,工信部正式颁发4G牌照,这必将深刻影响中国手机用户的消费模式及4G产业链发展格局。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国家直接参与4G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③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市场准入规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主要强调了中国工信部发布4G牌照,会对我国的消费模式产生影响,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同时会带来相关产业链发展格局的变化体现了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选B。②错误,国家不可能直接参与相关产品的生产;④错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汇率是1美元=6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某出口企业生产100万件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为10元人民币,每件商品的国际售价为5美元。假定下半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美元汇率下跌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获得的利润以人民币计算

A. 减少60万元      B. 减少40万元        C. 增加60万元    D. 增加40万元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12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材料二  过往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如今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在日益多元化的进程中通过对碎片化形象的整合而实现的。作为次国家行为体的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主体,每一个行为体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开始承担着与自身相符的责任,“凡我在处,便是中国”的理念对于不同层级的行为体都是适用的。

(l)联系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12分)

(2)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能为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做些什么?(10分)

 

查看答案

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私营企业增长12.4%。

    材料二  多年来,我国国企改革一直围绕着“放权”和提高效率的主题展开,实质上始终在探索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怎样结合的重大问题。在1998年之前,我国在国企改革中尝试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1998年开始,国企改革打响了真正的“攻坚战”,经历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针对国有大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专项改革两个阶段。尽管国企改革“攻坚战”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当前国有企业仍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等病疾。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提出的两项重点任务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10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我国对国企改革的探索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0分)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探索国企改革的过程。(6分)

 

查看答案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下列与王夫之的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凡有皆象,凡象皆气 B.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查看答案

漫画中电视媒体的做法

满分5 manfen5.com

A.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能够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D.没有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