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连续10年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使农产品在短期内得到较快增产的同时又造成了土地一定程度的污染和地力的下降,对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造成了压力。
材料二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于1月21日正式发布,“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一年聚焦“三农”。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作用功能互补。
材料三“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进一步开展国家对农业大县的直接统计调查。编制发布权威性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做到“四个坚持”的理论依据。(10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央一号文件”体现的政府责任以及政府是如何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的。(10分)
2014年2月22日 党媒刊文论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改革思路。综合国际国内情况,习近平明确概括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约1.7万字的报告中,“改革”的字眼一共出现77次,赢来满场掌声。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社会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改革就是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图9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具有统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②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③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发表了题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蕴涵的主要哲理一致的是
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④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3年11月23日,我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防空识别区是濒海国家基于海防空防安全需要,在领空外划设的空域范围,实质上是基于国防需要而划设的预警区域。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体现了
①我国行使主权国家所享有的自卫权和管辖权 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③我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的坚定决心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