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4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

4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

材料    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反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12分

材料二   能否扫清政治障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内部而言,我国新疆境内的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十分猖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外部来看,美国凭借其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力图干涉中亚事务,甚至威胁中国的边疆安全。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为了扫清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治障碍,应当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10分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唐宋时期,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乃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各国使节、商人往来频繁, “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它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材料四   泉州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市委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6年泉州文化强市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特色鲜明的闽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更加彰显,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努力树立泉州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

4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四,谈谈泉州市应如何建设文化强市?10分

 

(1)①有利于加快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3分)②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分)③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3分)④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维护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分) (2)①要切实履行专政职能(或“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严厉打击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3分)②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3分) 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4分) (3)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国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4分)。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4分)。 (4) 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使泉州的文化事业发达,文化生活丰富。②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使泉州的文化创新力、竞争力显著增强。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泉州文化创造活力”。④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闽南文化,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泉州文化的区域性和时代性。⑤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广东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广东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评分说明:考生答对任意3点即可给满分。如考生的回答“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可给2分,回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给2分,回答“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以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材料,从该决策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等具有重要意义。 (2)为了扫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治障碍,国家要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努力,从内部来讲,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履行专政职能,贯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从外部来讲,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对联系的客观性相关原理需要树立掌握和理解,并能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概括。从联系是客观的、联系包括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等角度具体回答。 (4)泉州市要建设文化强市,实现泉州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学生可以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对外交流等角度提出合理的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联系是客观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激励。下列选项与这一举措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B.明者因肘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D.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查看答案

“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看起来,图14是5个凸起的按钮、1个凹陷的按钮;图15是1个凸起的按钮5个凹陷的按钮。其实这是同一张图片,图14旋转180º 就得到了图15。原来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想一想太阳)这样一个强大的假设。这表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14

满分5 manfen5.com

 

图15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④意识活动具有高度自觉的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1月25日,中国、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三国总理共同宣布将合作建设匈塞铁路,这是中国首度把高铁输出到欧洲。有评论认为,中国外交正在开始摆脱“衬衫换飞机”的模式,进入“高铁换牛肉”的新时代。这说明我国

①完善了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③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左右了高铁经济的“游戏规则”

④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列为省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委省政府正加紧编织一张覆盖全省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B.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